学校主页 书记信箱
 
夯实科研基础,赋能实践创新——我院举办第二期云翔书院“科研训练营”
发布时间: 2025-07-04 浏览次数: 11

为进一步提升科研素养与实践能力,培养兼具学术研究能力与临床实践水平的复合型医学人才,我院于2025628日至72日在仙林校区图书馆102报告厅及学院中心实验室举办第二期云翔书院“科研训练营”活动,共有135名22级、23级、24级中西临九年制学生及本科生导师制培养对象参加。

开班仪式上,学院书记蒋燕强调,早期参与科研项目能够帮助学生通过科研实践深化对中医药理论科学内涵的理解,呼吁学员珍惜训练营提供的实践平台,以“早接触、早实践、早积累”的态度,在科研训练中培养批判性思维与创新意识,为未来成长为兼具临床胜任力与科研创新力的复合型医学人才筑牢根基。

开班仪式现场

筑牢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底线

628赵彤老师以《坚守学术诚信和科研伦理底线》为题,结合国内外学术不端典型案例剖析学术不端行为的类型和危害;史鸣飞老师聚焦《临床研究中的伦理困境与对策探讨》,通过临床场景引导学员理解临床课题中的人文关怀和伦理审查的实践要点,为学员建立临床伦理认知框架;丁彧涵老师讲授《科研海报制作与学术演讲训练》,现场演示学术海报的构图逻辑与信息层级设计,指导学员用视觉语言呈现科研思路;程媛老师则通过《如何阅读实验类SCI文章并获得科研思维?》课程,以经典文献为例拆解阅读逻辑,帮助学员建立有效的文献学习方法。

 青年教师授课

聚焦实用技能与科研效率提升

629日,崔国良老师现场演示《科研软件 GraphPad Prism 的使用》,详解数据可视化图表绘制技巧;季倩莹老师以《科研文献管理与作图:以 EndNote BioRender 的使用为例》为主题,教学文献批量导入、标签分类及科研绘图设计;高磊老师讲授《常用数据库和AI文献阅读》,系统梳理多种常用数据库的检索策略,帮助学员掌握高效获取和阅读资料的方法;朱丹阳老师分享《中、英文杂志投稿注意事项》,从期刊分区、格式规范到返修应答策略进行全流程指导;裴可老师讲授《医学综述写作的方法论与实践路径》,结合框架模板,解析文献整合逻辑;许敏老师讲解《Meta 分析原理与应用》,演示了统计软件在医学研究数据定量综合分析中的标准化操作流程。

 青年教师授课

经验交流与科研思路展示

630日,研究生讲者杨经纬以《科研小白从01的学术成长笔记》分为题,结合自身实践分享科研入门路径;岳启予围绕《当医生or做科研?医学生职业的融合之路》展开思辨,引发学员对临床与科研协同发展的深度思考。此外,学生分组壁报展示与汇报环节,由黄雯洁老师主持与点评,汇报过程中,学员系统重构科研文献的研究框架、数据逻辑与创新结论,通过可视化海报呈现文献中的核心实验设计与学术观点。

 研究生讲者授课与学生壁报汇报

实验室技能标准化训练

71日至2日,进入实验室技能与实践环节,本次科研训练营课程实践任务主要由学院教师成小兰、李伟、韩紫阳、刘孟敏和孙文渊以及研究生志愿者共同负责和实施,围绕基本实验技能操作与小鼠行为学评价两个方面展开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详细讲解并演示了小鼠抓取、标记、采血、组织取材方法,以及小鼠行为学操作如强迫游泳、悬尾、旷场等经典行为学实验操作的标准化流程与注意事项,学生们积极参与互动,现场学习氛围浓厚。

实验课程现场

本次训练营立足医学人才成长规律,精心构建科研能力培养体系。课程以科研伦理与学术规范为基石,筑牢学术诚信根基;以科研工具应用、学术交流实践为路径,提升科研综合素养;以实验室技能训练为抓手,强化实践操作能力。通过系统化、阶梯式课程设计,旨在帮助学生塑造科学思维范式,掌握前沿科研方法,培育探索未知的学术勇气与担当,为投身医学科研事业、推动中西医结合学科创新发展积蓄力量。



图文:季倩莹 成小兰

审核:蒋燕 赵敏


Copyright © 2024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苏ICP备11032525号-1
技术支持:南京中医药大学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中心
地址:南京仙林大学城仙林大道138号 邮编: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