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研讨会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仙林校区召开。全国党建研究会高校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办公室主任、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焦瑞华,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程革和有关高校院系负责人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地23所高等中医药院校的34个“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项目团队代表参加会议。会议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党总支书记蒋燕主持。

蒋燕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
本次会议以“薪火相传聚强国力量,守正创新促中医药兴邦”为主题,由中共南京中医药大学委员会组织部主办、中共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总支部委员会承办。会议紧扣“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这一时代命题,旨在强化高等中医药院校“双带头人”作用发挥,交流“强国行”专项行动经验做法,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为服务国家重大战略,赋能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
研讨会在雄壮的国歌声拉开序幕。焦瑞华作题为《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探索与实践》的主题报告。程革作题为《强化党建引领,聚焦改革创新,构建“一融双高”新格局》的主题报告。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统战部部长倪昊翔致欢迎辞。

焦瑞华作专题报告

程革作专题报告

倪昊翔致欢迎辞
天津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朱莹,山西中医药大学校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王旭东,天津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韩晓捷,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刘斌,福建中医药大学康复医学院党委书记关君一,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党委书记鲍霞,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党委书记杨联,针灸骨伤学院党委书记王玮,湖南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党委书记李晖主持交流研讨环节。

与会嘉宾主持交流研讨
浙江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河南中医药大学、山西中医药大学、甘肃中医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等29个 “强国行”团队代表就“党建联建、教育服务、科技赋能、实践育人”四大项目主要任务开展以及典型事迹、特色做法、工作案例等展开交流。

项目团队作交流研讨

王明艳第一党支部作汇报交流
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急诊医学科、儿科党支部做强“党建+公益培训”,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开展“急先锋·护生命”公益急救培训“百场”万人活动;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脑病一科党支部常态化联合打造“理论课堂、实践课堂、云上课堂”三大育人阵地,构建“三维课堂+多元实践”的党建育人新格局;福建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中医证研究基地党支部在抖音、小红书、微信视频号开设新媒体矩阵,总粉丝超12万人,在福建广电网络电视平台上线“福见中医”专区,覆盖近300万用户,点播量突破200万;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芳村医院内科第四党支部发挥中医经典病房建设龙头作用,开展中医经典病房建设模式推广,指导重庆、遵义、郴州、浏阳、上虞等13间医院经典病房建设,打造中医疑难病“空中查房”模式;贵州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教工第九党支部搭建“科研—产业”对接平台,聚焦贵州中药民族药产业需求开展科研攻关与技术服务,派遣科技特派员,组建产业服务队,荣获“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国医大师周仲瑛名医传承党支部,以“一心向党,自信敬业”的周仲瑛精神为思想引领,创新实践“聚心-三传-五融”工作法,贯通“立德树人、学术创新、医疗服务”三链主线,着力打造“党建+传承赋能健康中国”品牌;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王明艳第一党支部作以“金钥匙” 党建工作法为引领,构建 “固本培元强根基、扶正祛邪促融合” 新格局,支部搭建“中西医结合高质量发展论坛”“中西医结合创新发展论坛” 两大高端学术平台,紧扣中医药产业需求与临床实际构建科研转化新机制,荣获第十九届 “挑战杯” 生物医药领域擂主,指导学生获得挑战杯国赛特等奖,以党建赋能 “大思政” 育人,校内联动云翔书院和“远志园” 一站式社区建设,筑牢学术根基、培育创新人才的坚强堡垒。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共同参观了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

参观江苏省中医药博物馆
此次研讨会,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双带头人”队伍搭建起党建业务交流、实践经验共享的优质平台。在交流中凝聚共识,在研讨中明晰方向,各参会单位将以此次交流研讨为契机,持续强化高校教师党支部的政治功能与组织功能,推动“强国行”专项行动走深走实,引领广大中医药教育工作者以赤子之心传承岐黄薪火,以创新之力续写发展新篇,在中医药事业的传承创新发展中,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贡献坚实力量。
图片:赵凡、毕婷婷
文字/编辑:马小伟
审核:蒋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