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中西医结合事业高质量发展,10月26日,第二届“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创新发展论坛”在仙林校区丰盛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来自全国中西医结合领域的30余名领军专家出席大会并作学术交流。本次论坛由南京中医药大学主办,中西医结合学院、科学技术处与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联合承办,共计300余人参会。

大会现场
论坛开幕式由南京中医药大学科学技术处处长杨烨主持。
杨烨主持开幕式
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周恩超在欢迎辞中表示,作为新中国最早成立的高等中医药院校之一,南京中医药大学始终肩负传承中医药事业、探索中西医结合路径的使命。学校将中西医结合作为主干学科,持续推动理论创新、重大疾病防治与人才培养协同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未来,学校将进一步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聚焦重大科学问题与临床需求,构建开放协同的创新生态,持续推动中西医结合事业实现新突破。

周恩超致欢迎辞
上午的学术论坛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浙江大学杨波教授作题为《基于临床需求的中药创新研发的多元探索》的报告;岐黄学者、南京中医药大学段金廒教授作题为《中药资源化学赋能中药配伍规律性认识》的报告;岐黄学者、浙江中医药大学张光霁教授作题为《胃癌瘀毒证动物模型的构建及应用》的报告;岐黄学者、浙江中医药大学温成平教授作题为《系统性红斑狼疮伏邪病机演变与中西医结合精准治疗研究》的报告;岐黄学者、福建中医药大学彭军教授作题为《高血压中西医结合精准数智诊疗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的报告;岐黄学者、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冯利教授作题为《肿瘤寒热错杂病机辨识及治疗》的报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上海中医药大学陈万生教授作题为《中药品质调控新技术与新方法》的报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南京中医药大学贾立军教授作题为《中西医结合底层逻辑与科研范式思考》的报告。以上报告分别由段金廒、蒋燕、孙东东、张峰、刘鄂湖、顾春艳、霍介格担任演讲嘉宾主持。

专家学者作报告
下午的学术论坛中,岐黄学者、大连医科大学尚东教授作题为《从痈论治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中西医结合微创诊疗平台构建》的报告;国家百千万人才、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吴效科教授作题为《基于妇幼健康领域中医药临床研究成果的国际化》的报告;岐黄学者、天津中医药大学张俊华教授作题为《良好中医药临床研究设计要点》的报告;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上海中医药大学葛广波教授作题为《多学科交叉助力中药功效物质的高效发现》的报告;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浙江省肿瘤医院袁莉教授作题为《口腔—胃部菌群联动在胃癌演进中的调控机制及其转化研究》的报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复旦大学周兆才教授作题为《胃癌发生演化的分子细胞机制》的报告;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华东理工大学赵玉政教授作题为《细胞代谢健康与生命健康》的报告。以上报告分别由谢林、王旭、孙洋、姜正羽、陶伟伟、章轶立、赵敏担任演讲嘉宾主持。

专家学者作报告
中西医结合学院院长贾立军作总结发言。他向与会的专家学者及师生听众致以衷心感谢,并对论坛的成功举办表示祝贺。贾立军指出,本次论坛的系列报告不仅展示了领域内的最新成果,更为探索中西医结合防治新策略提供新思路,成功搭建了一个高质量、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

贾立军总结
本次论坛作为学校推动中西医结合领域学术交流与创新实践的关键活动,汇聚了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岐黄学者、国家百千万人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顶尖高层次人才,深度探讨了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临床实践、技术创新及学科交叉融合等多个领域的创新突破,成为展示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动态、探讨前沿理论与疾病防治策略的重要窗口,也为中西医结合学院“三年百人”引智工程再添高阶活力。

大会合影
撰稿人:黄雯洁、赵敏
审核:蒋燕、陶伟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