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公布了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审结果。我院在此次评审中取得佳绩,共获批11项基金项目,章轶立、胡玥老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彭金磊、赵凡、朱丹阳、程楠、张玉萱、张家瑞、李伟、刘孟敏、陆思丞老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C类)。
回溯202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我院共组织申报40项,最终11项成功中标,中标率达27.5%。相较于2024年获批项目数量增加4项,立项数与中标率均创下我院历史新高,彰显了我院在基础科研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这是我院科研工作者潜心钻研、攻坚克难的结果,也是我院长期以来重视科研创新、搭建科研平台、完善人才培养体系的生动体现。它不仅夯实了我院基础科研的根基,更激发了全体科研人员的创新热情。接下来,我院将以此次成果为新起点,持续加大对科研工作的支持力度,进一步优化科研资源配置,鼓励科研人员聚焦学科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力争在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上取得更多突破性进展。
项目负责人简介:

章轶立,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中西医结合学院挂职院长助理、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系副主任。入选2022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024年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第七期“333”工程)、2025年江苏省“科技副总”项目,南京中医药大学C类特聘教授。主要从事老年病中西医结合防治规律与机理研究,中医药循证评价方法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面上、青年),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5项。现以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副主编学术专著1部,参编学术专著5部,中医药领域“十四五”、“十五五”行业规划教材4部。先后获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等学会一等奖2项。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骨质疏松专委会、中药上市后研究与评价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青年委员。

胡玥,医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江苏省第七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江苏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青年科技人才计划,江苏省“双创博士”(世界名校类)。聚焦中西医结合防治神经系统疾病及医学大数据应用研究,近5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科研项目8项;以第一/通讯作者在Molecular Cancer(IF=33.9)、Journal of Advanced Research(IF=13.0)、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IF=12.6)、Ageing Research Reviews(IF=12.4)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SCI论文20余篇,累计他引700余次,H指数为15。现任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全科医学分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脑病分会青年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神经再生与修复专业委员会委员,并担任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Journal of Future Foods、Exploration、Chinese Medicine等期刊青年编委。

彭金磊,理学博士,副教授,南京中医药大学 C类特聘教授,中西医结合学院中西医结合基础教研室任教。目前主要研究方向:中西医结合及多学科交叉用于抑郁症和癌症的精准靶向可视化治疗。入职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等课题4项。近年来,参与发表SCI论文20余篇,以第一作者/通讯发表SCI论文8篇。

赵凡,食品营养学博士,讲师,中西医结合学院循证与转化医学教研室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以及药食同源物质通过肠道微生物调控机体健康,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9篇,中文核心期刊1篇。入职以来,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教育部人才项目1项,全国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朱丹阳,医学博士,讲师,中西医结合学院基础教研室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中药单体治疗认知障碍疾病的作用机制探究。参与发表SCI论文共7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共同一作发表SCI论文3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2项。

程楠,理学博士,讲师,中西医结合学院中西医结合基础教研室任教。主要研究方向:肿瘤微环境免疫细胞调控与靶向干预、中西医结合情志共病恶性肿瘤研究与防治。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基金第15批特别资助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

张玉萱,博士,2024年入职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为贾立军教授),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肿瘤学。目前于Redox Biology(IF=11.9)、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中华中医药杂志、上海中医药杂志、天津中医药杂志等,累计发表中英文文章10篇。以第一发明人身份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第77届中国博士后面上资助。

张家瑞,医学博士,讲师,中西医结合基础教研室任教。主要研究方向: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及中医药治疗研究。目前以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发表SCI论文7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及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江苏省中医药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等。

李伟,医学博士,高级实验师,中西医结合学院科研实验中心。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理论专委会秘书兼青年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防治情志相关性肿瘤,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6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主持中西医结合学科人才培育工程1项,参与科研课题3项,参与教改课题1项。

刘孟敏,医学硕士,实验师,中西医结合学院教学实验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与关节疾病,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中文期刊2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厅局级课题1项。

陆思丞,医学博士,讲师,中西医结合学院中西医结合内科教研室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5篇,中文核心2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参加著作编著1部。
图文:赵敏、刘孟敏
审核:贾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