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书记信箱
 
“远志园”一站式学生社区|云翔书院:解码《伤寒论》哲学密码
发布时间: 2025-04-10 浏览次数: 20

49日下午,中西医结合学院云翔书院联合淡安书院特邀我校中医学院伤寒教研室马俊杰副教授举办《解码〈伤寒论〉哲学密码》专题讲座,围绕中医辩证思维与经典方剂应用展开深入探讨。帮助同学们理解中医哲学思想在临床与方剂中的实际应用,提升辩证思维能力,推动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讲座由中西医临床医学243班张一诺主持。

首先,马教授从中医相反相成的哲学思想切入,以桂枝与芍药、附子与芍药的经典配伍为例,阐释了药物性味看似对立却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他强调临床诊治需跳出阴阳对立的思维定式,在滋阴补阳之间寻求动态平衡。

之后,讲座进一步深入到方剂设计的整体观念。马教授通过三承气汤的临床应用案例,阐明了方剂组方需兼顾整体与局部的诊疗原则。他指出,现代中医在诊治疾病时,应避免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局部思维,而要从患者整体状态出发制定治疗方案。

在此基础上,马教授引出了抓主症的临床思维。他以少阳阳明合病的辨证为例,强调治病需直击主要矛盾,根据核心症状精准选方。这种聚焦关键的诊疗思路,既是对《伤寒论》但见一证便是思想的传承,也是对现代中医辨证施治的现实指导。

最后,马教授系统讲解了中医量辨思想的临床应用。他结合小柴胡汤、大柴胡汤及柴胡加芒硝汤的剂量差异,详细解析了阳明腑实程度与方剂选择的内在逻辑。在强调剂量与疗效平衡的同时,他特别提醒同学们注意药物使用的安全性,避免因剂量失衡引发的不良反应。讲座过程中,马副教授结合临床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医哲学思想的实际应用。

此次讲座不仅为同学们提供了深入理解中医哲学思想的机会,也进一步激发了大家对中医文化的兴趣与热爱。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学们对中医辩证思维与方剂应用有了更系统的认识,为未来的学习与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字:李沁劼

图片:曹文熙


Copyright © 2024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苏ICP备11032525号-1
技术支持:南京中医药大学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中心
地址:南京仙林大学城仙林大道138号 邮编: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