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助同学们深入理解中医经典,提升临床实践能力,2025年3月18日下午,中西医结合学院云翔书院联合淡安书院,特邀首批国医大师周仲瑛弟子、主要学术传承人,我校“国医大师周仲瑛名医传承党支部”支部书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医大师周仲瑛传承工作室主任叶放教授于“远志园”一站式学生社区开展“学好中医十论”讲座,带领大家深入剖析中医学习与成才的核心路径。讲座由中西医临床医学243班张一诺主持。

叶放教授首先通过视频介绍了国医大师周仲瑛先生的生平事迹,并与同学们分享了周仲瑛先生“医道无穷,常读常新,常悟常进”的人生格言。


讲座中,叶放教授结合自身临床与教学经验,系统阐述了中医学习的关键要点。中医成才需广泛涉猎经典著作,如《黄帝内经》《伤寒论》等,叶教授强调,教材是中医经典的精华凝练,需深入理解其理论框架与临床思维,要联系实际,化书本知识以指导临床、科研与教学。与临床相结合时须避免盲目跟风或依赖“网红解读”。叶教授指出,临床疗效的确定性源于病机辨识与辨证论治,要实现理法方药的统一。


叶放教授强调,中医理论需逻辑自洽,应通过历代名医经验感悟经典精髓。需分析现代中医临床人才成长路径与古人的不同,应重视中医药的基本思维、基本理论与基本原理。叶教授以天麻钩藤饮等方剂为例,阐明处方需“随证治之”,注重药效协同与剂量适配。中医成才需“温经典,传师道,重临床,善感悟”,夯实基础,善用图书馆与导师资源,回归中医治病救人的初心。
最后,叶教授以恩师周仲瑛先生的师训作为结尾,希望同学们“大医精诚,济世活人,德才兼备,医道无穷,博大精深,道随悟深,求同存异,实践为凭,谦诚待人”。勉励同学们以敬畏之心探索中医奥秘,博学约取,终成大医。
本次讲座为同学们提供了学习中医的方法路径与实践启示。引导同学们以敬畏之心传承岐黄薪火,努力成长为优秀的的中医领域人才。
文字:郭熙涵
图片:张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