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书记信箱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中西医结合学院引发热烈反响
发布时间: 2025-03-12 浏览次数: 119

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江苏要把握好挑大梁的着力点,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在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上勇争先,在落实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上走在前,在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中西医结合学院师生热切关注两会动态,学习领会两会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自身岗位、职责畅谈体会感想。

 

蒋燕  中西医结合学院党总支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对江苏提出“挑大梁、打头阵、勇争先、走在前、作示范”的要求,我们深感使命在肩,责任重大。中西医结合学院党总支要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谋发展,勇挑重担促改革,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增强科学研究成果,扩大社会服务影响力,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院高质量发展。

 

贾立军  国家级高层次人才,中西医结合学院院长

创新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兴领域与产业,显著提升教育水平和生产效率,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教育、科技与人才一体化发展至关重要。我们要挑起高等教育者和科研工作者的使命担当,通过高质量的教育培养中西医结合创新型人才,为科技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进而推动新质生产力的持续提升;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传统中医药进行深入研究,提升其科学性和有效性,推动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中国智慧。

 

陶伟伟  王明艳第一党支部支部书记,中西医结合学院副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意义深远。总书记强调:抓科技创新,要着眼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结合工作实际,我们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新机制,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质量中西医结合人才。要加强科研平台建设,聚焦重大疾病防治,开展中西医结合基础与临床研究,力争在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我们还要深化医教协同,加强合作,共建高水平中西医结合教学基地,延伸和拓展医学服务链,为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吕志刚  王明艳第二党支部支部书记,中西医结合学院副院长

面对多学科交叉与人工智能浪潮,我深刻体会到,唯有以中医药临床为根脉、以科技创新为羽翼,方能实现“老树新枝”的跨越式发展。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建议加快推进中医药数字化、智能化,从教材建设和多学科交叉角度,大力促进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这些提案抓住了制约中医药发展的牛耳。多学科交叉为破解中医药的复杂系统提供了全新视角,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模型将加速中药新药筛选,使传统“试错式研发”升级为“预测式创新”。中医药事业已迎来了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发展局面,必将能够为健康中国的伟大战略贡献中医药的力量。

 

薛梅  王明艳第一党支部支部副书记,中西医结合基础医学系副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赋予了江苏作为经济大省为全国大局多担当、多贡献的光荣使命。身为江苏中医药高校教育工作者,我深受鼓舞。今后我将谨记嘱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努力培养中西医结合创新型人才。在科研创新上持续发力,探索更有效的中西医结合疗法和方药,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让优质医疗资源普惠大众,以实际行动响应总书记号召,为我校双高建设和经济大省的使命担当添砖加瓦,不负党员身份与教育工作者的双重使命。

 

刘丽娜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系副主任

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讲话,我深深感到作为中西医结合专业教育与科研工作者责任在肩。在教学层面,我们临床系教学团队将以学生为中心,推动并建设中西医结合临床特色的创新型的线上资源、智慧课堂、虚拟仿真实验等平台。在科研方面,积极探索建立中西医结合临床数据标准体系,联合附属医院打造真实世界研究平台,逐步促进科研成果向诊疗指南转化。

 

章轶立  循证与转化医学教研室副主任

认真学习领会全国两会报告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后,我备受鼓舞。作为中医药高校青年教师,我深刻认识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是未来推动中医药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路径。我们不仅要“说明白”中医药临床疗效,“讲清楚”中医药作用原理,更要主动思考国家、行业需求,积极瞄准认清中医药创新发展新方向。日常教学中,要进一步打破学科壁垒,主动拥抱人工智能等交叉学科思维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现代科学技术解读中医药学原理的能力。


张玉萱  中西医结合学院博士后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江苏要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打头阵。作为一名从事中医药抗肿瘤科研工作的人员,我深受鼓舞。在实际科研工作中,我立志瞄准临床关键问题,深入挖掘中医药宝库,结合现代科技手段,推动中医药抗肿瘤研究的创新发展。未来,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投入到中医药抗肿瘤的科研事业中,努力为守护人民群众健康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实际行动践行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推动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健康中国建设添砖加瓦。


王一明  辅导员,本科生第二党支部支部副书记

作为一名中医药院校辅导员,我们既要不忘初心,始终牢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又要加强学习、守正创新,领会“三全育人”新的时代要义。我们要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医药发展的指示精神,引导青年学子将个人发展与国家战略、社会需求相结合,为培养更多新时代发展的中西医结合人才,进而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王  楠  2022级研究生班,团支部书记

作为2022级研究生班团支部书记,我深刻感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教育科技进步,经济社会发展寄予厚望。我们青年学生,要牢记嘱托、挺膺担当、积极作为,紧密结合所学专业,坚持守正创新,传承好中国传统医学,积极学习现代医学知识,做中西医结合传承创新发展的探索者,积极参与社会服务,努力为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不懈努力。

 

吴婉宁  2021级中西医临床医学1班,班长

全国两会强调教育强国、科技创新,为青年学子们提供了广阔舞台。我们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把握科技创新带来的新机遇,为国家发展不懈努力。身为中西医结合学院的学生,在专业学习中,我们应将两会精神融入专业学习与科研训练;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两会精神;文化自信上,我们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做坚定的中医药文化传播者。

 

张旦旦  2021级中西医临床医学3班,团支部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路径。当前,中医药事业发展处于良好发展机遇期,作为时代青年,我们应坚定中医药自信与专业自信,聚焦中医药发展动态,关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议题,将创新思维融入专业学习与实习实践中,以实际行动参与中医药事业发展。新时代青年党员使命在身,我们要以两会精神为指引,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中医药发展道路上贡献青春力量,让中医药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张翔茜  2021级中西医临床医学1班,共青团员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的重要讲话中提出,深入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作为一名医学生,我深感责任重大。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认真学习中医药知识和现代医学知识,加强创新思维训练,做守正创新的中西医结合学子。注重自我沉淀,时刻提升自己、充实自己,时刻谨记身为一名医生的职责。希望以后能为中医药传承创新,为民族地区医疗事业发展与人民健康福祉作出自己的贡献。

文字来源:中西医结合学院

编辑:马小伟

审核:蒋   燕


Copyright © 2024 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 苏ICP备11032525号-1
技术支持:南京中医药大学网络安全与信息化中心
地址:南京仙林大学城仙林大道138号 邮编:2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