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1日,中西医结合基础教研室和循证与转化医学教研室全体教师,在丰盛楼103会议室开展了集体备课活动。本次活动主题为“理论与实践联动教学——提质升级,推进选修课程建设”。活动由中西医结合循证与转化医学教研室副主任章轶立老师主持。
首先,胡玥老师从所负责的《实用中医药大数据研究导论》课程出发,介绍了课程的开课背景、开课情况、教学目标,课程和教材建设现状、评价考核情况以及学生对课程的教学反馈等内容,分享了基于Python语言的中西医大数据相关课程建设中的探索经验。在教学实践及课程建设中,胡玥老师发现本门课程存在授课内容与相关高阶课程如“医学统计学”衔接困难、学生反馈Python语言相关的授课内容难度较高、网络硬件问题限制选课人数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与会老师展开热烈讨论。老师们认为可以通过制作操作视频,帮助学生课下预习复习,提高学习效果;还可通过案例教学,讲解利用不同数据研究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授课效果。
随后,史鸣飞老师以《简明干细胞生物学》课程为例,展示了拟开设选修课的教学设计。他分别从课程的开课背景、相关课程开设情况、课程简介、教学目标与要求、课程思政案例设计、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虚拟实验室实践项目、课程考核评价、教材及主要参考资料等方面出发进行分享。与会老师就如何提高和优化课程教学设计进行了热烈讨论。针对课程名称吸引力不足,专业性过强等问题,大家认为可简化为“干细胞概论”或优化为“干细胞与生命”“干细胞与美容养生”等。对于新开选修课,建议将学时缩减为18学时,根据选课和学生反馈情况,后续再扩充至36学时。同时可以通过制作海报,以虚拟实验室操作项目为特色进行宣传,提高选课率。
最后,孙娴老师以通识教育选修课为例,从拟新开选修课《品茶与茶健康》的选题及课程背景、热门课程分享以及学生理想的选修课角度出发,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和学生选课情况调研,对该门选修课进行了介绍。针对如何开展一门具有吸引力的选修课,与会老师展开热烈讨论。老师们认为在课程内容设置中,尽量多设置实践项目,增加采茶或烹茶等实践项目提高吸引力。
本次集体备课中,已开设选修课的前辈主讲教师结合教学实践分享课程建设经验,不断探索升级课程质量;正在筹备开设选修课的青年教师结合自身专业所长,吸纳最新教学方法,汲取前辈教学经验,丰富我院开设的选修课程库。经过本次集体备课的学习与分享,各位老师充分认识到开展实践项目对于升级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动力、提高课程吸引力的重要性,只有在课程设计中做到理论实践联动教学,才能够不断提质升级和推进学系选修课程建设。
来源:中西医结合学院
图文:史鸣飞、赵 凡
编辑:章轶立、成小兰
审核:陶伟伟、章大为